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低碳遊歐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低碳遊歐洲.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14 September 2024

Bologna in Summer








war in Bologna, Italia beruflich aber nur für 4 Tage

Im September 2024 war es in Italien immer noch heiß...

und den meisten Tagen waren es 30 Grad

aber als ich wieder Deutschland war, war die niedrigste nur 6 Grad...


4 Tage ist einfach zu kurs

Friday, 23 August 2024

a few pictures

 

@leeuwarden, the netherlands

@dresden, deutschland

@dresden, deutschland

@rothenburg, deutschland





Tuesday, 21 October 2014

picturesque scenery















@cliffs of moher

i won't be complaining about the weather at all.
it's just windy and cloudy, not raining. so there's not much to complain about.

in the end, there was for a very brief while, it got all cleared up. i could stand there forever to see the waves washing ashore, if i don't get blown off the cliff into the atlantic ocean.

Sunday, 18 March 2012

低碳自助遊——之出遊路線規劃

近日身邊諸多驛馬星動的,紛紛前來諮詢我歐遊時的出遊路線規劃。
是啊,我翻翻前文,自覺概括得很好,打下了堅實的框架和基礎。
卻發現原來自己沒有寫過一篇正經的、針對任何城市的路線規劃。

實情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認真規劃是去瑞士,之後就鬆鬆散散,到了哪裡按部就班著來。
我是真的很煩規劃路線,常常要拖到最後一秒,然後通宵達旦地趕出一些東西來,免得自己最後到了目的地也不知所措。
並且我也並不願意借鑒別人已經做好的規劃,青菜蘿蔔,他們喜歡的我未必會愛啊。

好吧,言歸正傳。
以下的花都行程,獻給吾友L小姐。

住:連鎖小花旅店,全世界都是統一格局,且這兩枚都在第9區,黃金地段,不過105歐一晚,一早就開始做計劃的朋友,一定合適。

行:關鍵是要近地鐵。在花都住超過1周的,可以選擇買一張八達通。不然可以買日票、或者12張的套票。有了八達通,還可以租借腳踏車,踩著單車逛花都,很好玩!

食:如果住所周圍有露天街市的,一定要把握良機!趁機看看也好,買點地道小食也行,體驗民情,順便探探價格。周圍一定是有麵包店的,一定要去買法棍、可頌包來吃!其他的諸如酸乳酪之類的,可在便利店解決!

玩:目的地很多,先去博物館吧。必備博物館通票。規劃這個的時候,請將帶有巴黎地鐵行車路線的地圖拿出來,對照著不同區,標注起來。隨後根據需要在不同天安排不同的指定活動區域。逛博物館,絕對是個體力活。另外需要注意博物館的休館日。通常是週二。請額外注意,相互錯開,避免摸門釘的悲劇發生。

另外花都有很多的博物館、紀念館、公園和其他藝術類公共設施都是常年免費對公眾開放,請千萬不要客氣。

買:法國人的情趣都在小店了。大商場和大百貨店都還是留給陸客們吧。

我似是有寫不下去的嫌疑……或者說是有太多要說但是不知從何說起。

最後兩個小貼士:重拾你多年未說的法語、不要抱有任何期望直接去吧。

歡迎蒞臨花都!祝你有一段難忘的回憶!

法蘭西,歡迎你!

pic credit: bookitnow.com

Thursday, 10 November 2011

哦,原來你也在這裡。

達沃斯街頭書店偶遇。

Tuesday, 25 October 2011

españa

@jardin botanique, barcelona

@parc güell, barcelona

@parc güell, barcelona

除了德國之外,給我最多驚喜的是西班牙。
熱情奔放,氣候宜人。
潮濕的,帶有海水味的空氣中夾帶這桔子的香氣。
閉上眼睛回憶,西班牙的每一副畫面中都充滿了金色的陽光。

Monday, 24 October 2011

每日一篇正能量


這個瘋孩子……不要跑偏了跌入河中才好啊~
m en suisse.

Friday, 14 October 2011

每日一篇正能量


pic credit: ms M.

dear cz, who's karen sew3ll? when did she come in?

Friday, 7 October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 —— 十四

這一整年的休息調整,令我的價值觀亦有所改變。
我在歐羅巴遇到了許多人,甚至遇見了另一個自己1
雖然我仍然急躁,時不時還是喜歡抱怨兩句。
這終究是個良好的開始,讓我有機會認清自己。

我也在遊歷過程中真正地感受到了歐羅巴的包容,讓人謙卑和平靜下來。
那些令人動容的時刻很多,在諸多博物館的巨幅的油畫之前;偉岸的古希臘雕塑腳下;無聲息又美得讓人暈眩的景色之中;肅穆冰冷的柏林牆內……
時時記起一群小學生蹲在地板上臨摹羅丹的模樣,有板有眼的。
這種種都流溢出歷史和文化的積澱,多金的財主如何都學不來的。

這世上,我能得到的最珍貴的財富,大概就是這一年的閒蕩。
時日雖不長,卻讓我又遇見了自己。


1. i met a lot of people in Europe. i even encountered myself. - james baldwin

Monday, 5 September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十三

上回說到最佳伴手禮實乃明信片是也。
今天就具體地說說和明信片有關的事吧。

各大旅遊景點城市的大街小巷都不乏旅遊紀念品商店。
門外無一例外地擺了兩個或以上的明信片架子。

要是閣下只是踩點式遊覽的。
不妨把握住這樣的機會,速速過選購幾張看得過眼的。
順便詢問一下店內是否代售郵票。
有些比較壞的店主會借此賺取一點小利潤。
但10張國際郵票起買時,小錢也變成了不小的數目(受害者心聲)。

比較悠閒的遊客,可以慢慢逛。
書店,咖啡館,精品店也有明信片。
照片內容倒未必是該城的遊覽名勝。
畢竟我們也要追求一些美感嘛。

有些咖啡館和酒吧,還有免費的明信片可以索取。
別小瞧了這些免費的明信片,人家可是本地製造,帶有濃重的當地特色。
我至今還念念不忘那張在一個詭異又陰森的小酒館門口隨手帶走的紫色兔子圖案明信片——多應節,當時是復活節,反面還有許多德文的廣告。
將來我再看到它,定會再度想起那個陽光燦爛的週末。

再具體說說郵票這回事吧。
有些國家的郵票是國內國外兩種郵資。
國外的分為歐洲和歐洲以外。
不具體稱重。

唯一讓我遇上要一封封稱重的是義大利郵局的歐巴桑。
偏偏我還遇上了郵局系統出問題,兜了兩個圈子,問了兩個一句英文也不會的歐巴桑之後終於摸索到了。
拿號排隊。
等了多久我是不記得了,大概是足以讓我完成製造一個火箭這麼久吧,終於輪到我了。
結果,櫃檯的歐巴桑竟然說,「我這裡不辦理寄件服務。」
……
換到了另一個櫃檯。
好,慢慢稱,一個個來。
等到具體郵資都寫在卡上,準備撕郵票給我時,她發現郵票不夠了!!!!
然後她去了後面的小房間找,這一找又是20分鐘。
大概是去即刻印郵票了吧。

有些國家還要求往國外的郵件必須貼上「航空」字樣的藍色小標籤。
有時候我也會耍無賴地自己畫個框,寫上"par avion"。
似乎也沒什麽太大影響,郵資都付足就可以了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途經郵局或者與郵筒擦身而過時千萬不要因為懶惰而錯過。
誰曉得下一個在哪裡!

記憶當中阿姆的郵筒很難找,風車國的郵票都是5張一賣的。
至今我手中仍有幾張未發掉的明信片,和一堆1歐面值的風車國國內郵票。
等著我親自送去人家府上吧,或者在人類登陸火星前可以完成。

pic credit: superstock.com

Saturday, 3 September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十二

故事是這樣的,我還小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德國來的歐吉桑。
我帶著歐吉桑走街串巷,向他展示地球這邊,城中普通人的生活。
他興致勃勃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得其樂。
我問他,「你爲什麽不拍照留念,這樣才可以回去展示給你的家人和朋友看啊?」
他說了一句至今都叫我拍案的話,「最美的風景都在心裡,看到過,感受過,體驗過,就都記住了。」
說完,他還拍了拍心口。

也因此,每次出門,我都給自己寄一張明信片。
隻言片語,胡亂寫些什麽。
哪怕只是寫:
今天早上出著太陽下雪了,最高氣溫零下5度,太騙人了,凍得我根本寫不到字。就這樣吧。
二〇一一年於捷克布拉格郵政總局大堂
p.s. 門口的玻璃大門上貼了一個嚴禁攜帶槍支入內的標識,有點搞笑,但又很嚴肅。
記錄了當時的氣氛和環境,加上精美的郵票和在郵局排隊時的故事。
這一張並不怎麼貴重的小紙片便成了最經濟又最有意義的伴手禮。

你猜猜,我最喜歡哪張?

相關閱讀:《來瑞典買什麽手信

Friday, 26 August 2011

Friday, 19 August 2011

給自己的明信片

黃色的噹噹車穿梭在狹窄蜿蜒的山路上。
在車裡,看路人,也被路人看。
慢悠悠的28路車,一天之內來回坐幾趟都不生厭。

歐亞大陸最西端的海角啊,我搭了這麼久巴士終於抵達了。
遊客們興奮地在懸崖邊上擺各種造型拍照。
藍天白雲,卻看不到一望無際海天一線。
於是我跳進花叢,拍起昆蟲來。

週日的早上,貝倫修道院門口排起了長龍。
誰願意放過這免費入場的機會呢。
偏偏在等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又恢復售票了。
這究竟是要讓人起多早?!

久仰久仰,原來你就是那傳說中的火車站。
才疏學淺,找不到一個適合的詞來形容你。
只覺曾經輝煌的帝國,今日淪落到了破敗,有種讓人心生疼的美。

Wednesday, 17 August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十一

每個人對出門之前的行李箱,到底要收拾什麽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的裝箱關鍵點要儘量讓自己融入在當地人中,樣子已經長得有點吃虧了,所以只好靠衣裝來假裝自己是個留學生。
因為打扮得越像遊客,被害的幾率相對也高。

這可不是聳人聽聞。
馬德里的星某克每張桌上都放了一個防範扒手的「溫馨提示」。
但這絕對比不上親歷地鐵三人包圍一個歐吉桑的未遂犯罪以及兩人在星某克偷某歐巴桑的手袋未遂來得震撼。
雖說穿得像個本地人並不能杜絕被下手的遭遇,但總比招搖過市來得好。

在咖啡館時,可以玩玩看人遊戲,猜猜哪些是遊客,哪些是本地人。
不過,你以前在網上看到的那些「街拍」們都是特例。
要不然也不會被拍下來放在網上啊~

假如實在覺得無甚頭緒的,就只需帶最少的衣服,去當地的大型連鎖店入貨吧!
每間店的物品,除了本季重頭推出外,會因買手的眼光而略有差異。
所以看到好的就要下手,避免錯過再也遇不上的悲劇(過來人的忠告~)。

旅行重頭戲都擺在法蘭西的,可以參考這裡
又,法蘭西的時髦小孩間都在流行

Monday, 8 August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十

不知不覺,竟然已經絮絮叨叨地啰嗦到了第十篇。
果然是非一般的多話啊。

不自詡了,切入正題吧。
這旅行季節的選擇呢,是很煩人的。

以購物為目的的旅行,分兩種。
一是爲了第一時間國際接軌買新貨,二是爲了追求合理價格而來。
感激勇往直前的米國人民,與日俱增的國債數字和聯繫匯率。
想要求得一個合理價格,比起以前來更富挑戰性了。
前者應該不會有時間和興致慢慢研究自助遊。
後者應該對何時開始大減價比我更瞭如指掌。
他們旅行的時間段也很固定,前者是三月,九月;後者是一月,七月。

和我一樣沒有這麼多預算的暴走族,選擇餘地就大多了。
反正是在不熱門的時節出門的,只要跟隨氣候決定目的地便好。
說來,深秋應該是最佳季節,從山上眺望河對岸那漫山遍野的金黃色樹葉又豈是一個浪漫可以概括。

暴風雪肆虐的冬天似乎並不受旅客的歡迎。
根據我不可靠的回憶看來,聖誕節出門確是十分過癮的。
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在聖誕集市上兜兜轉轉,嚐嚐平民的地道小吃,享受免費的露天音樂會。
即便什麽都不買,僅僅是看過往的人群和旋轉木馬上歡樂的兒童,也會在寒冬帶來一絲暖意。

喜歡走到哪裡拍到哪裡的攝影控,在冬天出行時可能會略有所失。
暴風雪天氣下的天空都是灰色的,陰陰沉沉,並不給你過多的施展機會。
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因為我的個人技術爛到絕頂。

開春的時候適合南下去到南法和地中海沿岸。
一過五月,近地中海的南西班牙就熱得要命,那時候去北歐應該正好。
中東歐的地方應該亦適合在進入初夏時節出行吧。
但那些地方卻是美,零下5度的天氣裡暴走兩個小時,也不會讓人多一句怨言。

說到底,只要抱著感激和好奇的心上路。
同一個花園裡,光禿禿的樹枝映襯在一望無際的雪地上或者充斥著光著膀子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人群,都是最美的風景。

Friday, 5 August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九

很久很久以前,歐洲人只說拉丁文或希臘語兩種語言。
後來發生了一些我不記得是什麽的事件,每個國家都有了一種(或以上)官方語言。
隨後只懂英文的我們就淩亂了。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的出遊計劃。

歐洲大陸以法蘭西為分界,向東以及向北和東北方向的國家屬於印歐語系下的日耳曼語族。
雖說他們講的都是我們聽不懂的話,英語普及率卻相當高。
基本沒有溝通障礙。

法蘭西、西班牙,義大利以及葡萄牙屬羅曼語族。
這幾個國家中,除葡萄牙外,國民英文會話能力皆令人沮喪。

整個英語世界都知道法國人多麼痛恨講英文這件事。
他們也並非不會講,常常有遊客努力想友善些,擠出些聽上去更像是英文的franglais時,忽然被對方一口清脆標準又帶有英國口音的英文嚇到。
不過去了鄉下之後,講英文的人自然也少了。
所以對於毫無法語基礎的人來說,隨身帶本迷你字典或者旅行會話書會方便許多。
愛瘋用戶們更是可以安裝一個多國語言字典app,比我翻查字典高效和容易多了。

去之前就知道西班牙人的英語水平和我的佛萊芒語水平差不多。
於是提前準備好了一本字典,不過悲劇的是我買到的是法西互譯。
這種用第三語言學第四語言的怪異現象在就我身上出現了。
到了西班牙,才知道原來西班牙語只是官方語言。
巴塞隆拿人則操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語有小小出入,有些詞和法語的詞很像。
和法國接壤的巴斯克地區講的巴斯克語和誰都不大像……
很賣力地邊遊邊學,現在我的西語會話程度到了可以去麥當當叫一個麥x雞6塊裝套餐配芥末醬,蔬菜沙律,加冰紅茶,走冰,外賣……

到了義大利,我卻常常忘記帶字典出門。
好在義國人民熱情似火,講起話來手舞足蹈。
光是肢體語言就讓你猜到了兩成意思。
也可能我去的鄉下地方少,遇見的人也見慣了遊客,總能擠兩個英文單字出來。

不知何故,葡國人民的英文水準倒較他們的鄰居高許多。
地鐵裡的安保人員及被我捉住問路的公車司機也講流利的英文。
以致我現在用葡文買麥當當的能力都沒有。

可能是我的語言觸覺比較靈敏,無論在何處,去商店或者超市和人對話,都能蒙混過關,給別人一種我是當地留學生的錯覺。
當然,這也可能和我穿著隨便有莫大聯繫。

下一篇講講如何著裝吧。

Thursday, 28 July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八

計劃出遊路線和安排活動是個體力活。
常常讓我通宵達旦的。
自問讀書時趕功課都未曾那麼勤奮過。

因為密密出行,導致我現在對於規劃路線產生了恐懼感。
於是現在已經修煉到了買好機票訂好酒店就撒手不管了的程度。
隨著性子來吧。
曾經多次出現過臨時抵達酒店,因為在城裡兜了一圈之後覺得不錯而決定再多住幾天的事情。
也因此導致本來就不多的預算更為緊迫。
這麼一來,更是要在其他方面節流了。
比如去哪裡玩。

預算少的可以玩什麽?
一般來講,得以在戰火中保存下來的城市都有一個老城區,再外圍一點是新城。
老城區內一般都有大教堂和市政廳。
它們基本都是免費的。
不過要注意著裝,有些國家的教堂對於背心和短褲都是謝絕入內的。
這些室內的場所,但凡遭遇惡劣天氣,也是小憩的最佳場所。
有些城市還有超級大型司法機構的,可以進去觀摩一下。

老城區通常比較多遊客,也比較容易步行逛完。
對於那些買了地鐵天票的,則可以搭地鐵、有軌電車或者巴士小輪之類的去到城市外圍看看。
城市格局會在幾個轉角之後發生巨大的變化。
跟你在市中心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也不能叫是荒涼,總之就是很不同。

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也不是非要買票才能進入參觀的。
有些定期免費,有些定時免費,還有些是永久免費的。
不要被門口索要門票的工作人員唬住。
他們只是要你出示一下你拿了票,方便他們統計人數。
曾在雨果故居看到兩名不諳法語的遊客被攔在門口詢問門票而打了退堂鼓。
好可惜。

火車站是漏網之魚。
是的,閣下沒有看錯。
有些小鎮的火車站出人意表的令人歎為觀止。
誰會料到安特衛普的中央火車站會如此壯麗雄偉?
奧賽美術館不也是火車站改建的嗎?
還有那著名的波爾圖sao bento火車站

公園和植物園,大學和各大圖書館。
這幾個地方一再出現。
不必再次贅述了吧?

超級市場。
從個人角度,我比較不喜歡去集市。
主要是集市人太多,且那些蔬菜瓜果買來我也不知如何處置。
去超級市場則方便得多。
一來省下不少出外就餐的費用,二則可以就地取材,買些地道又價格合適的伴手禮。
那些滿街都是的紀念品商店,還是賣給多金的陸客吧。

書店也是我經常出沒的地方。
雖然我未必看的懂該國的文字。
但是應該總是有個外文書籍專櫃的。
且建築類,美術類書籍,不用懂太多文字。
曾經在某書店半猜半估地看完了一本義大利文烹飪書。
而這裡也是購買明信片的一個好地方。

綜上所述,要節省開支的關鍵還是靠腳力。
如果願意去植物園和公園閒逛的則是最好不過。
躺在草地上望著天空發發呆也是享受啊。
不過這條比較受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那下集說說何時去吧?

Wednesday, 27 July 2011

翡冷翠

那天,我起了個大早,要去城郊。
上了火車之後一摸,忘了帶錢包。
算了,下一班車在兩個小時之後。
於是趁著陽光明媚,在城裡走了兩圈。
下午的一場暴雨,將我困在火車站2個小時。
我在地底下的所謂商場來回走。
階梯上嘩嘩的水,瀑布似的,走下來的行人渾身濕透。
找了個地方坐下,不停有人上來問我行李寄存處如何走。
去咖啡販售機買東西,又不停被遊客詢問如何投幣買他們想要的咖啡……
大概是因為我長了一個很熱情的臉?

Saturday, 16 July 2011

低碳自助遊歐洲——七

通票——買還是不買,這是一個問題。
這裡說的通票,就是__卡。
空白處,請隨意填上閣下即將到訪的城市。
只要不是冷門旅遊城市,幾乎都買得到這樣一枚卡。

至於這卡買得值不值,這才是問題的重點。
官方旅遊網站都會介紹該卡包含的景點,活動內容。
一般分24/36/72小時卡。
有些是按小時計(hour by hour),有些按自然天計。
前者更公正,晚上7點啟用的24小時卡,隔日早上照用不誤。
通常這些卡,除了景點的門票之外,也包括公共交通。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列出來的景點門票,並不是免費,只不過是有打折優惠而已。
如果閣下有學生證的,學生票的價格遠比這些優惠更划算。

那究竟是買還是不買?
問得好!
這些城市卡,購買之後都會隨卡附送一本詳細景點解說。
要是閣下和我一樣沒有隨身帶任何城市導覽書籍,也沒有提前做功課的話。
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最重要的是:在某些城市持城市卡者,進入博物館可以使用專用通道!
在譏笑那蜿蜒的等票隊伍的時候,你會發覺那錢真是用在了刀刃上!
沒錯了,說的就是羅馬派司

說到羅馬,有個惱人的事實是,所有的博物館/景點都人滿為患。
小的真是在許願池邊真實體會到了意大利城隍廟的精髓。
所以假使閣下旅行的目的是專程去拜訪某些美術館的話,請提前訂票。
以免重蹈小的早早起身爬上了山,結果被告知門票售罄的覆轍。
此條亦適用於翡冷翠各大美術館。

呃,離題了。
噢,對,買通票。
那何處可以購得此票呢?
市中心中央火車站隔壁,一定有一間巨大的諮詢中心。
閣下落地的機場亦如是。
有些酒店也提供相關服務。
提前計劃控的朋友,更是可以在網路預訂,帶著這些通票直接飛達目的地!

祝:合理打尖(插隊)愉快!

Wednesday, 13 July 2011

每日一篇正能量

百物騰貴啊,通脹累死人啊。
屁民如我者,現在連蒼蠅也吃不起了。
94歐半一枚啊。
要省著點過日子,看來只能喝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