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August 2009

knock knock


who's there?

兒童讀物



兒童讀物的語法通常都很深,有倒裝句的用法。
還有諸如過去完成時等時態,十分高級。
從前不怎麽留意兒童讀物。
有一次拿了C先生放在桌子上的一本書來讀。
愛不釋手。
故事主綫簡潔明瞭,内容生動有趣,插圖也很精美。
從此愛上兒童讀物。
今日路過書店,一氣買了許多,大約也是彌補幼時的心理不足吧?

Sunday 30 August 2009

兒童應該看什麽片?

昨天因爲帶狗去洗澡所以錯過了每日唯一一場的coraline
買票的時候,一人發了一袋東西才知道原來是3-D動畫,小小興奮。
上一次看3-D是中七那年的英文課……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coraline的小女孩和父母搬入新宅之後發生的故事。
她收到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穿戴也一模一樣的公仔。
又無意之中發現了家裡有一個被封死的小門……
夜幕降臨,上床之後,小門裡面鑽出來許多小老鼠,引領coraline進入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世界。
那個世界裡有一對一模一樣的爸爸媽媽,但比自己生活中真實的父母好上無數倍……

說實話,我覺得這又是一部兒童恐怖片
coraline通過這個封閉的小門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之後,發現那個世界裡的人眼睛都是鈕扣做的。
女巫爲了實現自我價值,要欺騙誤入這個虛幻世界的小孩,留住他們,就要把鈕扣釘在小孩的眼睛上,奪走他們本身的靈魂,方便操控。
這是多麽恐怖的一個概念!(有點像老闆對員工的剝削……)
而廣管局的大人們,這次給的分級只不過是PG。
坐在我左手邊的小妹妹大約4嵗的樣子,電影結束之後,第一句對她爸爸說的話就是,"daddy, it's scary..."
……

不過話説回來,兒童讀物多多少少都是有點恐怖的。
比如格林童話。
又是要殺人,吃人,毒死人,妖魔鬼怪之類的。
小時候竟然也看得津津有味,現在想來反倒有點害怕……

其實,兒童應該看什麽樣的片子才比較合適呢?
他們究竟怕不怕這樣的鬼怪片子的?
答案如果是否定的話,索性給他們看《聊齋》好了。
頓時覺得《唐詩三百首》才是兒童恩物。


picture credit: pittsburghcitypaper.ws

Saturday 29 August 2009

夜遊神


吃完晚飯開車到處轉轉,發現CBD夜景,遂記錄之。
照相機質素較低,景色不是很清晰。


有點像cafe terrace at night。

picture credit: vangoghartprints.net


原來這個"garden tea party"桌椅是給小朋友用的。



"Wealth, Power and Pleasure - Christian thought on modern values"

Seminar on "Wealth, Power and Pleasure - Christian thought on modern values"
Wealth, power and pleasure are values that have not only driven Hong Kong for many years, but are increasingly prized around the modern world. And why not have it all? Why shouldn't you aspire to become the next Gates, Buffet or Soros and use your financial clout to change the world for good. And isn't the good life worth pursuing precisely because it is good? Come hear and question some of the leading scholars on Christian thought as they tackle these human issues.

Date: September 4, 2009 (Friday)
Time: 19:00-20:30
Venue: Rayson Huang Lecture Theat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peaker: Dr Ravi Zacharias (Wycliffe Hall, Oxford University), Stuart McAllister (Wycliffe Hall, Oxford University),
Dr John Dickson (Macquarie University)
Language: English

For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HKU School of Humanities Miss Karen Leung by email at kklleung@HKUCC.hku.hk or by phone at 22194186 or by fax at 25467477 or Ms Trinni Choy (Assistant Director (Media),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Office) (tel: 2859 2606 or email: pychoy@hku.hk).

sans titre

隨便菇九,發現《各校文學社會開課大綱》一份。
十分有趣的書單。

參考書目:
一、理論部分
中文譯本:
1、何金蘭 (1989) 《文學社會學》 台北:巨流
2、伍蠡甫、林驤華編著(1992)《現代西方文論選》 台北:書林
3、Beauvoir,S. (1992) 《第二性》 台北:志文
4、Freud,S. (1971) 《少女杜拉的故事》 台北:志文
5、Williams,R.(1985) 《文化與社會》 台北:聯經
6、Woolf,V. (1973) 《自己的房子》 台北:純文學
7、Watt, I. (1994) 《小說的興起》 台北:桂冠
英文原著:
1、 Collins, R.(1994)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Oxford:Oxford Univ. Press.
2、 Coser, L.(1972)Sociology through literature, New York:Vintage Books.
3、 Davis, R. and Schleifer, R.(Eds.)(1984)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3rded.),
New York:Longman.
4、 Eagleton, T. and Milne, D(. Eds.)(1996)Marxist literature theory, Oxford:Blackwell.
5、 Goldmann, L.(1980)Essays on method in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 St. Louis, Mo.:
Telos Press.
6、 Hauser, A.(1982)The sociology of art , Chicago:Univ. of Chicago Press.
7、 Leperies, W.(1985)Between literature and Science:The rise of sociology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
8、 Said, E.(1993)Culture and Imperialism , New York:Vintage Books.
9、 Williams, R.(1997)Marxism and literature , Oxford:Univ. Press.
10、 Williams, R. (1981)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 New York:Schocken Book.
二、作品部分
中國文學:
1、高 陽(1975) 《慈禧前傳》 台北:皇冠
2、陳映真(1977) 《萬商帝君》 台北:人間
3、許地山(1977) 《空山靈雨》 台北:商務
4、王文興(1981) 《龍天樓》 台北:大林
5、李 漁(1982) 《風箏誤》 (王季思主編《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6、郭松棻(1985) 《月 印》 (唐文標編《1984 台灣小說選》) 台北:前衛
7、張賢亮(1989) 《綠化樹》 台北:新地
8、張愛玲(1991) 《傾城之戀》 台北:皇冠
9、高 陽(1993) 《明朝的皇帝》 台北:學生書局
西洋文學:
1、Balzac, H. 巴爾扎克(1976) 《公務員》(巴爾扎克全集第14 卷)
北京:人民文學
2、Flaubert, G. 福婁拜(1978) 《包法利夫人》 台北:志文
3、Golding,W. 高汀(1984) 《蒼蠅王》 台北:志文
4、Goethe,I. 歌德(1975) 《少年維特的煩惱》 台北:志文
5、Kafka, F 卡夫卡(1979) 《城堡》 台北:志文
6、Lawrence, D.H 勞倫斯(1981)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台北:遠景
7、Lazarillo de Tormes(1993) 《小癩子》 台北:書林
8、Merimee, P. E.梅里美(1984) 《雙重誤會》 台北:志文
9、Orwell, G. 歐威爾(1977) 《動物農莊》 台北:志文
10、Scott, W. 史考特(1989) 《撒克遜英雄傳》 台北:志文
11、Shakespeare, W.莎士比亞(1996) 《哈姆雷特》 台北:世界書局
12、Shakespeare, W.莎士比亞(1996) 《凱撒》 台北:世界書局
13、Sophocles(1987) 《伊底帕斯王》 台北:書林
14、Stendhal 史湯達爾(1994) 《紅與黑》 台北:桂冠
15、Tolstoy 托爾斯泰(1969) 《伊凡、依列區之死》 台北:水牛
16、Tolstoy 托爾斯泰(1981) 《安娜、卡列尼娜》 台北:桂冠
17、Tugnev, I. 屠格涅夫(1991) 《初戀》 台北:文國

主婦日記·九


本來只是去買baguette的,結果看到有bayonne ham,就拿拿聲叫小哥給我來了一點。
據m形容,此ham入口即融,齒頰留香。



看完蔡瀾的專欄以後,炒蛋這樣的「技術活」都由m小姐親自來了。


今日的蒸肉餅,我放了雲耳和金針,好味~

Thursday 27 August 2009

李安的胡士托

今年是胡士托音樂節第40周年。
我既不是搖滾青年也不是嬉皮,又不是女權主義,所以基本上對所謂的「胡士托精神」並沒有共鳴。
不過,既然是李安導演的新戲,如何都是要捧場的。

一群年輕人心懷和平、反戰、平等的訴求從美國的各個角落聚集到一起參加這個爲期三天的盛會。
有人吸大麻,有人嗑葯,各有各high,氣氛出奇和諧。
當時州長宣告進入緊急狀態,但也沒有過度干涉此項盛事。
警長甚至還主動載elliot穿過無盡的人龍送去看現場。

年輕的時候是不是就是應該做許多愚蠢,可笑的事情來對比將來的沉默冷靜睿智呢?
我好像錯過了時機,現在才瘋,有點晚了。
懊悔不已。
m說,假如給我機會重新再來一次我也不會去做些瘋狂的事情,因爲我内心其實是個老人精,從來就不會放肆地去做任何事情……
忍不住要白她一眼,惡狠狠地吐出一句,"fine!"

延伸閲讀:『文化』Elliott Landy:亲历伍德斯托克40年

sans titre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送給D小姐,也送給自己。雖然我們都沒有滕宗諒這麽黑要被貶謫三次(touch wood)。

《易經》和《孫子兵法》英文本都已經買好了,下一本要買的應該是古漢語註釋之類的字典。從前學過的古文已經忘記得七七八八,讀《古文觀止》和讀原版的《人間喜劇》幾乎沒什麽大分別了。該打!

Wednesday 26 August 2009

幾 句

在電影院看到背後寫著貿發局和經濟貿易辦事處贊助的香港電影節宣傳小冊子,内文全部是簡體字,心中大喊「淪陷」,默默將小冊子放下,黯然走開了。

今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說,改天查閲完衛星運行軌跡之後,我們找一幫人買些鋁箔,等到它要經過奧市上空的那天,去空地上擺出NASA SUX的字樣,等衛星拍下圖片做個記錄,看看事後有無人發現。聽到有學生笑,老師說,好,有人笑,説明這些人很nerdy,下次就找你們這些人去,當時我一下子收不住笑容而被標籤為nerdy了。

「你怎麽可以這樣浪費資源?你把羊國的自然資源用到枯竭,我們的下一代,拿什麽賣給中國的大爺們?」——我對不甚環保的友人說。

Tuesday 25 August 2009

Monday 24 August 2009

15 movies

我覺得以下的是我看完會買dvd,接著會反復看的電影。

1. the remains of the day —— 摯愛。
2. the english patient —— 以前反復反復看,每次我爸經過,都說,「你又看?!」
3. le fabuleux destin d'amelie poulain —— 喜歡電影的顔色。
4. la pianiste (m haneke) —— 喜歡神經質的isabelle。
5. 《女人四十》—— 蕭芳芳喎!
6. sense & sensibility —— emma。
7. totoro —— 胖胖的龍貓和齜牙咧嘴的巴士。
8. love actually —— 喜歡mr bean的角色。
9. leon, the professional —— jean reno從此偷走了我的心。
10. four weddings & a funeral —— hugh grant。
11. gosford park —— 全明星陣容。
12. 《花樣年華》
13. chacun son cinema
14. bella martha —— 第一次看到martina gedeck
15. goodbye lenin!

延伸閲讀:mad dogjustin讀食

Sunday 23 August 2009

《竊聽風云》

今天去看了竊聽風云,在奧克蘭的電影院里看的原版,多么和諧!鑒於CR同學已經一馬當先post了幾個相當針砭時弊的論點,我就在這里小市民一下,講講八卦。
一、其實古天樂真的有胖到,CR你沒有看清楚啦。他腮邊兩塊肉那么勻稱地突出,簡直是一代肥美男代表。美人畢竟還是美人,就算是有肚腩加雙下巴兩鬢斑白臉色蠟黃肝癌晚期加缺手斷腳,可是還是美人啊!
二、還是古天樂,我很想知道他惡狠狠邊罵邊噴飯的時候,對面那位仁兄有沒有被撩到口水加即食面?話說對面那個是吳彥祖還是路人甲我已經不記得了。
三、媽媽一邊看電影一邊湊過來對我說,“看來還是男人老得比女人快,你看那個男人(指方中信),臉上的肉都松下來了。”
四、朱慧敏再次擦亮情婦專業戶的招牌。我不得不說相由心生,她真的長得不賴,也真的長得很有車震女主角面相。
五、歐錦堂!當年演洗冤錄的時候很喜歡他,可是覺得這個人怎么一直都不紅呢,大概是缺少了一點氣勢吧。這次給足了氣勢,演黑社會殺手,從頭到尾 一句話都沒有(講唯一一句臺詞的時候鏡頭是對著劉青云的),只有凌厲的殺人眼神,可還是沒有男主角的范兒,大概真的是沒有當主角的面相吧。
六、還是歐錦堂,黑社會大佬的心腹,被區區一千五百萬就給騙走了,騙子還是個警察。照說道上的兄弟都是很講義氣的,而且老板做得那么大,警察他 岳父手下的保安科長年薪都幾百萬,他分紅都不止這個數啦!所以誰說男孩兒窮著養,女孩兒富著養?我看都得富著養,否則別人給顆糖就跟人跑了。
七、為什么海報上那幾個男人都那么光鮮亮麗地像在拍GQ的廣告片?你們明明是拖兒帶女罹患肝癌的中年漢+偷了兄弟老婆還想跟人喝酒的沒種男人+差點嫁入豪門一朝飛上枝頭的四眼雞+被好朋友睡了老婆還想叫人幫忙捉奸的綠帽佬--情報科四人組。唔好咁扮嗮嘢啦~
八、最后我想說,好萊塢,繼無間道后,香港再次歡迎您來參觀臨摹,希望可以幫到你們拯救那些無橋可度還時時罷工要求加薪的編劇們。You're welcome!

年輕之美

我 記得數年前,還在整天坐公車上下班上下學的時候,有一天坐link去上班,上車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少座位剩下了,只有幾個反坐的位子,我坐在一對學生妹的對 面。那時候剛剛放暑假,鬼妹們已經打扮得很清涼了。午後的陽光照在她們軟軟的毛茸茸的手臂上,反射出細碎的金光。西人最美的時候便是15,6歲,剛剛發 育,皮膚緊繃,光澤和彈性都在頂峰的狀態,粉紅色的嘴唇豐滿柔嫩,整個人像在牛乳中浸泡過一樣,又散發出玫瑰色柔和光澤。
今天又發生同樣的事,近日回暖,週末陽光又特別好,提起興致到使命灣去吃海鮮,就在那家誰都知道的甜品店樓上的誰都知道的餐館裡。走上樓便有 一名身材修長的小哥,瞇瞇眼一笑,彬彬有禮引我們入座。我忍不住偷偷跟媽媽說,那個男孩子真漂亮,是不是?於是一餐飯就不停對人家行注目禮,最後大概他也感受到我的眼神騷擾,走過我們這一桌時特別不自然地笑了一下。我這才收回放肆的眼光。
這餐飯真是吃得心滿意足,不僅僅是為了那一打多汁肥美的生蠔,加上香軟柔滑的牛油麵包布丁,所謂秀色可餐大概也就是這樣了。
年輕是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擁有的是透明的皮膚,柔軟的身段,明亮的眼睛,濃厚的毛髮,和一顆蠢蠢欲動的心。

Saturday 22 August 2009

sans titre



《竊聽風雲》

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多中人在同一個場合出現(敝校商科畢業典禮除外)。
無人派吃的,也無人派女性個人用品。
不想做什麽深入的技術分析,只談個人觀感。

一、很不幸,也很無奈地,法律似乎還是為有錢人服務的。
而炒股票這類的投機(資)方式,似乎並不怎麽適合我這種害怕風險的人的。
我還記得國際金融課上,教授的名言——"the only way to get rich, is to be rich to start with"。
財富累積大約就是滾雪球這樣來的,而我,不幸地,是一輩子也不會發家致富了。

二、再次見證了無需開機也可施行的竊聽技術在此片中被證明之後,我越來越害怕。
雖然我這種害怕是無由來的——m說,你一年連1000塊都賺不夠,誰要監聽你?
(我也只是有時候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但怕還是繼續要怕的。)


三、據m說,張靜初的廣東話似乎有了進步。
我不能作評,只記得她在《孔雀》裡,騎著一輛拖著降落傘的單車,神經兮兮的。
m說她長得像章子怡,我覺得她氣質還是有點北。
有時候,很無奈的,無論如何高貴地裝扮,有些人不可避免地總是會讓華服或者絢麗奪目的珠寶搶走了風頭,她就是有點這個缺陷。
當然,看戲主要是看情節,我則不能免俗地要觀察別人的長相……

四、這部電影裡有很多張在《畢打》出現的臉,讓我頓生親切感。

五、當差也真的不容易,人工不高,工時又長,還有生命危險。
認識了有錢的女友還要被對方看不起。一哥年薪竟然連他們公司保安總監(有無記錯?)也不如,難怪他們要遊行要求加人工了。
也難怪有高官退休之後要去做世界地產公司打工了。
這一切都是錢作怪吧?
雖說一個人一生可以吃多少穿多少都是注定的。
如果懂得知足常樂倒是好的。
怕只怕眼高手低,愈來愈鑽牛角尖,愈來愈自我折磨,愈來愈痛苦。
這些都要靠後天修為了,得道的卻並不多。
相比之下,退休之後只在報紙寫專欄前一哥,真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六、月薪兩萬的警察攀上了豪門親事,新家的廁所比他以前的寓所還大,每週逢單日還要陪岳父大人去粉嶺打球……
家中有身患疾病的兒子,自己又被診斷出得了肝癌,剩下一年的命,拼死拼活也要留點錢給老婆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給你一個貼士,一夜賺1000萬,但要冒生命危險,你做不做?

Friday 21 August 2009

紅臉·白臉

天天看到我罵政府,今天竟然也有被我表揚的時候。



無意之中看到以上這個片段,要在奧市CBD進行各種變動,創造出更多的公共使用空間。
難怪任太每年要交這麽多地稅了,原來這些基礎建設的更新也是讓人掉下巴的天文數字

HKFF


我還想說怎麽今年nzff連香港電影也沒有,結果剛才就在rialto發現了"hkff"。
可惜都是老片子,而且都看過了。
大概會去看《天水圍》吧?
捧一下許導演的場嘛~

Tuesday 18 August 2009

關於香港·文學

「用廣東話的輔音加上上海話的輔音加上普通話的元音,基本上就是中國唐朝人講話的調子了。」,一個來聽講座的語言學系學生舉手發言。
「那不就是曹仁超說的國語嘛!」M對我擠擠眼睛。

(他的國語說得實在太好了,讓我有一種聽到紹興話的錯覺?仿似聽見了魯迅和周恩來的對話。)

言歸正傳。
政府提出的兩文三語是不是一個好的政策?
究竟有沒有香港文學這麽一說?
香港文學應該如何定義?
是否應該是中國人用中文書寫的才可以算作香港文學?
外國人用英文寫作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合不合資格?
香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多重身份——香港出身,在港接收基礎教育,喝洋墨水,取得外國居留權,最後仍舊選擇回流生活工作?
後殖民主義到底對香港的影響是什麽?
其實香港到底還是和其他前殖民地不同——別的殖民地,主子撤離以後,他們相繼獨立了,而香港不過換了個主子而已。
多元文化呢,多元文化又如何?
政府是否應該大力推廣書面化口語?

以上問題,今天來訪的杜教授稍事蜻蜓點水了一下。
她的理論則是從學術的觀點出發的。
她認爲既然英文可以有不同分支——英國英文,美國英文甚至紐國英文,爲什麽中文不可以有廣大分支?
書面化口語應當受到重視,而不是爲迎合當局的需要而全盤變成國語。
從前香港約有10%的人口是少數族裔——包括各色人種。
近幾年這個百分比下降到了約7%。
但仍舊有不少從前高官厚祿被調派來港的英人政務官和美國銀行大班選擇回流香港。
只是因爲習慣了香港的生活方式。
而近幾年的少數族裔組成也發生變化——南亞裔人士佔了絕大多數。
他們是否構成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他們怎麽看待自己的身份?

最後她列了一張她認爲有代表性的「香港文學」書單:
《傾城之戀》(1943) 張愛玲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1952) by Han Suyin
"the world of suzie wong" (1957) by richard mason
《像我這樣的女子》 (1984) 西西
《胭脂扣》(1984) 李碧華
"chinese walls" (1994) xu xi
《地圖集:一個想象的城市考古學》(1997) 董啓章
《北京戲》(2006) 梁秉均

講完之後我上前詢問,被告知此文行將發表,有興趣取得一份原文的可以電郵至杜博士本人。
文章的題目是"marginal benefits: post-coloni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identity in hong kong fiction and poetry"。

當然,我只有一個想法——關於大力推廣普通話。
學者的意見有時候並非十分實際。
政府背靠祖國,當然要推廣普通話。
至於書面文字麽,秦始皇一開始就是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
歷來我們就是這麽做的,爲了方便管制嘛。
有時候這些研究的領域的確挺有趣的,可惜沒有財力支持的話,基本上是不會有人去研究的。
況且現在最頂尖的學生都放棄了基礎科學去學商了,這樣的研究竟然要一個西人來牽頭。
嗚呼哀哉!

Monday 17 August 2009

the sheepskin effect

雖然「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人人都想得到那張製作精良,印有閣下芳名,校長簽署,加蓋學校名章的羊皮。
這就是經濟學中常常提到的「羊皮效應」(the sheepskin effect)。
至於是否真的如貴校畢業證書背後信誓旦旦所講,那張羊皮百年不穿不爛。
我們也活不到那天來見證了。

華人社會對那張羊皮格外重視,卻只是重視羊皮本身,而非羊皮紙下的功夫。
當然也有例外。

只是上個星期新聞熱話行將退休的社署署長原來是社會學博士。
而我菇九所見的結果,擡頭都只是,先生。
只覺不公平。

雖自身沒有經歷過那四年的磨難。
但其中苦辛非常人所能體會。
每日坐在一堆文章前,光是概要一天讀下來就兩眼發黑。

在經濟發展局混飯吃的時候,上司是牛津來的博士。
雖然也是能人一名,麾下只有一個研究人員。
連續招募年多,才得到半個某大學教員。
連最基本的數據處理也是親力親為,研究進展甚爲緩慢。
不過最要命的是研究結果根本也不被上級重視。
甚至還有開會的時候開火紀錄。
上級要求數字一組,根本無視背後的研究理論和政策指導方向。
也罷,大家都是打工,再上面也看不懂這麽深刻的理論。
能夠靜下心來慢慢處理數據,分析研究,純粹爲了實現個人價值。

他們的架構是金字塔形的——越是底層研究人員,要求的學歷越高。
反倒是項目經理説不定連大學文憑也沒有。
再上去至多也是碩士文憑,一切靠經驗。
「外行領導内行」是對他們的最真實寫照。

不過有一個體會到是最真切的,越是知識分子類型越是謙卑。
懂得聆聽,懂得求證,懂得如何入手解決問題。
光是有經驗有什麽用,不懂得背後的基本理論基礎,只會點個方向,如果碰巧是正確的則是運氣好。
點錯了,則是浪費公帑了。
不過,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且自以爲是。
好在羊國需要面對的挑戰都不大,人口又少。
真正需要政府做大決定的時候,只屑一句,「袋鼠國怎麽做,我們跟就是了。」
這種捆綁式的就義方法真正壯烈。
又十分幸運地,每年有大量人才輸入袋鼠國。
不然,羊國就真的只能出產沒有效用的羊皮了。

Sunday 16 August 2009

煮婦日記·八


紅蘿蔔腐竹燒牛肉,西蘭花

兩周一聚:有一天

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
於是就開始回顧過去並展望將來。
年頭隻身來了一個牛羊的國家。
自己找了住宿,安頓下來。
隨後因爲種種原因要搬家。。
自己在報紙上找,一個個電話打過去,隨後搭巴士去看房子。
路上要記清楚去時的路,計算來回學校到住所所需時間。
那一年,我統共搬了七次家。
去銀行開設賬戶。
去學校選課,買課本。
去書店買文具。
去郵局安排郵政信箱。
生活瑣事接踵而來。
之後還有來年升學的事情。
報讀什麽專業,什麽學校。
入學的課業要求,英文程度要求。
參加資格考試……
那一年,我剛滿十七嵗。
在過去的一整年中,雖然沒有人幫助,我卻也毫無畏懼地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慢慢獨立生活起來。
過程當中竟然也沒有因爲挫折掉過一滴眼淚。
想到這裡,竟然覺得有點委屈。
大概,就是這一天,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個人是可以在陌生的環境中被逼地如此自立且堅強的。


更多《有一天》。

Saturday 15 August 2009

圖 片


雜食的狗,喜歡吃蔬菜。


五角星形的木瓜。

Thursday 13 August 2009

手工勞作

做回學生除了時間以外一無所有。

所以,我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經過一個小時努力,進展如下:



又經過一個半小時努力,基本上已經完成。
還剩下半邊的閃石沒有定位完。
眼睛有點累,睡覺去了。


搞掂!

煮婦日記·七


是夜精選:粉絲煲,courgettes炒蛋,portobello 蘑菇

燒蘑菇的時候我猛放了許多黃油,果然好味很多。

Wednesday 12 August 2009

煮婦日記·六



是夜精選:紅燒肉醬蛋,炒青菜,味噌湯

固定搭配

m因爲要教授文法頭痛不已。
首當其衝便是介詞搭配。
介詞用法是母語非英語的人士最難掌握的。
另外我一度覺得非常令人費解的還有冠詞的用法。
自從學習了法文以來,這些問題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不是因爲我的英文有了提高,而是法文的文法更加複雜。
所以,我告訴m一個高招——告訴學生,這個用法是「固定搭配」,沒有爲什麽,也沒有道理可以解。
我忽然又記起來英文老師以前還經常說的另一句口頭禪之曰「語感」。
相信有了這「六字箴言」傍身,m對於文法問題,應該可以擋掉70%了。



Tuesday 11 August 2009

talking about being counter-intuitive & counter-productive

university is unarguably a classic example of bureaucracy.
i still remember in the management 101 class, the tutor told us how, in the university calendar (like a 500-page thick rules and regulations book for the university), it took about 10 pages to indicate how members of staff should dispose their rubbish.
and if i did learn something during my undergrad years, it was: YOU SHOULD ALWAYS COMPLAIN.
complaining doesn't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but your voice needs to be heard.
so when it comes to the next round(s) of the same sh*t, they will try to fix them.
i have experienced some improvements over my grad student life time.
and thanks to those who constantly complain to the authority.
there's this wonderful thing about the university system called "class reps".
they gather together to pass on the complaints they receive from the student body to the department.

i'm saying all this BS mainly because of my French homework.
and it's not like it's hard or anything, c'mon for god's sake, it's just a language course, how hard can it be?
it involves absolutely no maths! not even simple 2-digit addition!
it's just that i've been doing it since last night and it takes forever to finish (well, there's a whole pile of them to start with: 7 chapters!), and the worse part is that it's a multi-media one.
you need to do it on a disc and then it corrects you before printing a report.
here comes the frustrating/counter-intuitive/counter-productive part: you need to make various attempts until you get 100%, otherwise, your marks will get deducted!
now, where does that come from?
first, it's my choice whether to do it or not.
2nd, it recognises it as wrong even if it was a typo.
3rd, if the accents are not correct, it's WRONG.
...
then you just have to try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until you get it right.
i think this system is just so counter-productive.
if i was writing it down, then i can scribble all over it and make it right, but no, you can't do it on here.
...
so that's partly why i'm still stuck here trying to score 100%.

though having worked for a government that thinks it can do business better than the businesses themselves, i guess i understand how the professors think.

Monday 10 August 2009

煮婦日記·五







是夜精選:somen,雞翼,青菜。
(青菜經過大師點撥,終於有了質的飛躍,好味很多。)


picture credit: asianfoodgrocer.com

Sunday 9 August 2009

煮婦日記·四

是夜精選:蝦,番茄炒蛋,白蘿蔔小排骨湯。

因爲飯還沒有煮完,M小姐的朋友就上門來騷擾她,叫她幫忙寫功課了,所以最後也沒有給成品拍照。
而我始終不明白,爲什麽M要幫他寫功課。
有些人,就是不適合讀書的,何必爲了一張破砂紙,這麽冤魂不散纏住別人呢?
而M自己也立場不堅定,已經幫忙找了許多資料,還要幫忙寫文章。
更加莫名的是,M在電話裡已經推搪說自己很忙了,結果對方卻説,「你忙什麽啊?幫我寫啦!」
幫你介紹男/女朋友,還要包生仔嗎?


準備中的蝦,蛋,番茄……


看不見排骨的排骨湯,白的是蘿蔔,黃的是蘋果。

sans titre

il faisait beau.

1. 起床之後被拖去了銀行,那間黃色信用卡的銀行真的很爛,因爲櫃檯的先生一問三不知,還磨磨蹭蹭讓我等了一個多小時!帶了腦子來上班的嗎?!

2. 今日陪M去的眼鏡店設有個小童專區,好可愛的小眼鏡!盛惠最低消費300……法國貨真貴,倒很少見西人小孩戴眼鏡的,或許不讀書之故吧。

3. 在kw新開的ponsonby分店(終於給她擴張到了ponsonby,頓時覺得那裡的身價大跌,特別替對馬路的hepburn不值!)見到了karen的真身。穿了自己設計的連身裙,配了一對白色細高跟,抱著一個小男孩。突然想到沒有買kw的衣服許多年……眼見質地越來越差,做工越來越粗糙,產地已經從羊國轉到中國……設計也是每況愈下。在她店裡買到東西也是別人的衣服,或者也只是買她的首飾而已。今季更折墮到要返抄自己10年前的設計。好在她的主要客源是留學生和靚妹,她們記憶有限,騙得一時是一時。

4. 有人見到我經常買東西,被嚇到,我答「我其實也無甚錢,只是比較浪費罷了。」

5. 前天給狗吃了椰菜和芒果,昨天給他吃了車厘子和一點朱古力,好像現在情況良好。誰告訴我狗不能亂吃東西的?!

Saturday 8 August 2009

煮婦日記·三

是夜精選: 鹹蛋蒸肉餅,上海雲吞

那個肉餅由於是我蒸的所以很好味,但衰就衰在上面的蛋和蒸鍋裡的水都是M搞的,所以最後很難看,但是味道還不錯。
今夜食物沒有圖片了。

肉餅做法如下:
材料:豬肉(半肥瘦),薑
醃料:生抽 ,老抽,糖,麻油,芡粉

1. 將豬肉切粒後剁碎,剁約10分鐘,注意不要太大力,因爲會很嘈,然後會頭痛。
2. 加入醃料,拌勻,加入少許水。
3. 最後加入少許料酒。
4. 用生油輕掃碗底及碗邊。
5. 蒸約15分鐘。


下次我要在肉餅裡放馬蹄和雲耳,這樣不會口味太單一化嘛……

Friday 7 August 2009

春天在哪裡?

鄰人的玉蘭開了一樹花了。
另一邊的人家門前那一整排的山茶花卻已經凋謝了。
掉在地上的花朵,血紅,花瓣像發了銹一樣,難堪極了。
學校的梅花也開始爆出花骨朵了。
這混亂的物候,是不是暗示了什麽?

致廣管局的大人們:

廣管局
郵政信箱9213
威靈頓

尊敬的各位廣管局的大人均鑒:

picture credit: helmut newton

上圖乃一代大師聖羅蘭傑作,刊於1975年《時尚》雜誌。

希望你們能夠明白,手裡拿支煙,對於那個年代時髦的人來説,是裝束的一部分。
所以你們用電腦軟件硬生生地把電影海報的那支煙變成了一支筆是讓人不可接受,並且極爲反智,扭曲歷史事實的。人民不是愚鈍的,我們有菇九這樣的好朋友,會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那個被你們變走的就是一支香煙!法國原裝海報上就是這麽拍的。

身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國之一,你們在此問題上反應過度。此舉有倒退嫌疑。
其實你們既然這麽喜歡管,不如把《哈·波》一併列爲三級片,不適宜兒童觀看好了。以後每晚12點以前電視也不要播放《阿森一族》了,因爲片中每一個人都很黃!

這個辦法是否行之有效,你們可以召開組織一個大型研討會,然後寫完一份報告書遞交專職委員會。委員會小組長收到報告後不用看,直接扔進垃圾筒就行了。這樣才秉承貴政府的行事風格,真正實現效率最大化,讓納稅人的錢用得其所!


耑此,順頌
時祺


沒有工作仍舊納稅不領政府津貼市民

Thursday 6 August 2009

煮婦日記·一、二

任太回去之後,煮飯的重任就正式落在我的身上了。
雖然水平很一般,但打算記錄與此,共勉之。
前天晚上三味餸,蒜苗炒肉片(由於M小姐強烈要求多肉,於是就變成了肉片炒蒜苗),小蔥炒蛋和炒青菜(上海白菜)。
炒青菜看似簡單,其實是充滿了技術含量的。
初次下鍋,失敗告終,最後只好狂淋蠔油掩蓋失敗的事實了。

是夜小菜:花菜炒肉片,酸辣椰菜,炒雞蛋(這個是M小姐今日看完蔡生在《生果報》的文章之後,特地要嘗試的!),還有木耳雞湯。

Wednesday 5 August 2009

小時候的消暑妙法

消暑妙法,除了吹冷氣之外,無他有效良方。
小時候反而沒有受到太多的全球暖化影響不那麽熱、那麽聒噪。

暑假的時候常和小朋友結伴去游泳,背個救生圈(不是天然的那個,小時候其實沒有那麽肥),提個透明的沙灘袋 (現在竟然連孖C牌也推出了這樣的袋,盛惠1200美元) ,裡面塞了泳衣泳鏡,沙灘巾,零食等各種各樣的東西。
其實游泳本身是不消暑的,酷日當頭,又不能戴草帽也不能戴黑超,怎麽涼?
所以游完泳之後吃冷飲才是真正涼爽的一刻。

picture credit: polyvore.com

冷飲也分很多種,雪糕,刨冰,冰棒,種種的。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種叫金雞牌的奶油中冰磚,翻譯成比較現代的話就是雲尼拿口味的雪糕,吃的時候可以加入汽水等調味,不大記得到底是什麽味道,但是小時候是什麽也不懂的,什麽都覺得很好味。


picture credit: eastday.com

我記得炎夏的時候,吃飽飯,爸爸就拿個剉 (chua,去聲)冰機出來自己做,把冰屑堆成一個小山,然後淋上hershey's,最後山頂上點上一朵奶油,美味的朱古力剉冰就此誕生了!

小時候的冰棒我記得有三大類——綠豆,紅豆,鹽水冰棒。
我是很討厭吃鹽水冰棒的,那種東西只有我媽媽才會愛吃,所謂鹽水冰棒,就是鹽汽水(salt soda water),試問一個小孩又怎麽會喜歡這種口感這麽成熟的冰棒呢?

還記得小的時候去探姨婆,傍晚十分,她會拿出一個很大的木頭做的浴盆,然後提著一個銅銱,看她把熱水慢慢灑進去,煙慢慢升上來。
我和堂妹坐在浴盆裡,從天井向上望,聽姨婆給我們講故事,還不時戲水打鬧一下。
洗完之後還撲上些爽身粉(痱子粉),又回到一個香噴噴,白白淨淨的小孩。
後來稍稍大些便不大願意光天化日之下暴露身體了,於是這種天井裡的回憶也消逝了。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姨婆還會自己整一種很神秘的冷飲給我和堂妹吃。
其實後來我知道她怎麽弄了,卻也整不出那種味道。
那個冷飲極其簡單,只需要冰塊,米醋和糖。
我總是調不好比例,所以不是太酸就是太甜。
而冰塊則要待稍事融化才最好吃,又有酸甜的冰水,又有滑溜的冰塊,在天井裡搖個蒲扇,吃吃冰,簡直人間樂事。

這些記憶都不能複製了。
姨婆前年過身了,那幢石庫門房子現在也轉手了。
堂妹也去了加拿大……
現在唯一留下的,就是仲夏的傍晚,用熱水擦完席子的香味,拖完地板之後空氣中濕漉漉的老房子獨有的木頭地板味,還有痱子粉的香氛,外婆家面巾上檀香皂夾帶了花露水的複雜味道。
當然,不能忘記長輩別在衣襟上那些暗香浮動的梔子花、白蘭花的淡淡芬芳。
以及暴風剛開始,大顆大顆的雨點打在瀝青馬路上,從縫隙中釋放出來的特殊氣味。

閉起眼睛,用力嗅一下。
你聞到童年的記憶了嗎?




請大家一起參與:八月專題

Tuesday 4 August 2009

山是石頭,海是水

良久不見的友人更新照片,背景是嘆息橋。
以爲她自由行去的,沒想到竟然是公幹。
真好,公幹可以去義大利。

說起我現在在讀書。
她開始羡慕起我來,說自己研究生畢業之後再也無心向學。
回不到那種平和的狀態了。
只想出來工作,因爲可以學到比較多實際的東西。

我還是喜歡讀書的。
雖然校園裡不乏奇人異事,讓人覺得驚恐。
但畢竟是單純的環境,學生再壞也不過逃課,作弊,不交作業,不去考試,留級,被趕出一個學院要轉學院……

她從前是個文靜的女孩。
喜歡讀書,書法,經常和我討論魯迅。
英文,數學,語文都很好。
讀完研究生覺得自己並不喜歡讀書,因那是件乏味的事情。
將來也不願意再回到校園。
有點吃驚。

問起感情生活。
回答,很穩定,計劃明年年底結婚。
男友是公務員。
因另一個中學同學而結識的。

世事往往就是如此的。
變化之快,令人咋舌。
去年的這個時候,她還在讀研究生,很喜歡自己的研究課程,因每日被困在實驗室,感情生活一片空白……

大家都在找什麽·三

大家都在找什麽》已經連續寫了2次
繼續有許多許多人在八蕭公子的太太究竟是誰。
請參看第2集連載。

這次比較勁爆的是有人很具體地鍵入了以下完整的問題,「爲何52歲女人夏天怕熱冬天怕冷」。
我答不到這個問題,但我想說,25嵗的女人也是夏天怕熱冬天怕冷的。
不過大約是因爲更年期的關係所以比較敏感吧?
我一般用菇九都是鍵入關鍵詞,沒有用完整句子的習慣。
我見過某鬼妹同學曾經問菇九,"how can you tell if the ___ has increased"。
雖然菇九背後也是人,但真的拿它當作一個人來問問題,我也是頭一次看見。
有點詫異。

還有很多人是找某某品牌的讀音而來到敝博的。
現在收集幾個如下:
stata - stay-ta 或者 staa-ta (如果你叫 data 作 day-ta,那麽就是前者,反之亦然)。
ksubi(從前作 "tsubi" )讀作 soo-bi。
martin margiela: martin maa-jee-ell-a。
由此推理 maison mm:'meh-zon (重音在"meh"上,zon鼻音) 。

關於comme des garcons的讀音,我要重點推薦此文
還有些沒有人問過,但是我想指出的。
以下 ' 專門用來標註重音。
hermes -'ehR-mehz,神奇地,它又是一個不規則發音,尾音的s要發音。美國人會叫它 air-mehz。
lanvin - 'long-van (有多麽重的鼻音就請用多麽重的鼻音吧,這兩個都是鼻音)。
chanel - 'Chanel (對不起,重音,真的,是在前面的,我每次一聽到有人 cha'nel,我就很想昏過去)。
……

其他的,我暫時想不起來。
等我想起來,再專題說。

Monday 3 August 2009

孖C傳奇

近幾年時裝界正式踩入電影界,開始了各種傳記式的紀錄片,或者隱晦地講述時裝界的生活。
我記得當年頭一炮當屬小説改編的《時尚女魔頭》,講的是vogue的女主編的助理的艱辛打工歷程。
説到anna wintour,她也有部新片快上了,叫"the september issue"。
相信所有喜歡或者不喜歡買時裝的人都會去買九月的那刊vogue。
前者是因爲九月刊可以告訴你下一年會興什麽,以便讓你開始裝備起來,衣櫃換血。
後者,純粹因爲一字之曰,「抵」!每刊九月號都超過600多頁,就是觀美圖,那幾美金也算值了。
而且我還喜歡把雜誌的内頁美圖撕下來,自己拼貼成一幅大的圖片貼在墻上。
一來是白色牆壁不再沉悶,二來也是養眼之用。

不過可惜的是我發現自己並不是走的時髦路綫。
因爲時髦是用「趕」的,我追不上變化的速度,口袋也不允許我去追趕時髦。
所以我便也開始要尋找一條新的途徑,那就是簡約主義了。
這是一種懶人的自我欺騙——所謂簡約(minimalist) 就是穿簡單卻玩味重的衣服,也就是說,過了2年,把衣服從衣櫃拿出來,穿上街,不會招來白鴿眼,人家不會覺得說,「這個人怎麽這麽過時,把幾個季度前的潮流當時興」,僅此而已。
另一種玩味重則是結構主義了,是另一種自我欺騙——一件衣服許多種穿法,騙自己是買了很多件不同的衣服。

說說電影又扯去時裝了……
今天終於去看了傳説中的"coco avant chanel"。
上一次電影節沒有看,因爲那天去滑雪,趕不回來。
本來以爲是下星期開始正式公映,不想今天沒事閒逛去了戲院發現有pre-screening,於是就興沖沖地買票去了。

此片中文翻譯叫《少女香奈兒》,但請問這片子,除了開頭5分鐘,有哪一幕少女過了?!
自從《天使愛美麗》之後,見到的audrey tautou都是又老又瘦,擔心她會攔腰折斷那樣。
她在片中一笑,魚尾紋盡顯,好啦,這都是人之常情,可是要演一名「少女」,怎樣也要稍事處理加工一下吧?

那個和英國人的愛情故事,我也沒有覺得感人,相反我倒是因爲balsan的仗義而更喜歡他。
最後她穿著睡衣跑出去和她的英國人分別的時候,我就預料到了他的結局。
導演/編劇終於還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本來是覺得她一轉身,他就會車禍。
但是他們硬是給他多活了一會兒,讓他死在了郊外……

這是一部讓時裝友沮喪的片子。
因爲沒有華服。
唯一出彩的是他們的馬靴,實在好看到爆,靴筒看起來很挺身,又十分貼合小腿,並讓他們顯得長而瘦。
孖C應該也是出馬靴的吧?他們連網球拍,腳踏車,乒乓拍套也出的……
也沒有還原一個真實的coco給我們——我們只看到她部分真實的生活——一個不折不扣的chain smoker。
引用bridget jones的話,"she smokes like a chimney"。
這也是爲什麽我十分反感廣管局把那支煙ps成了一支筆……
因爲這是一個反智到不能再反智的決定,乾脆ps成一根樹枝好了,多後現代。


picture credit: rialto cinemas

片中也無甚俊男美女,唯一一個演英國人的還是個美國演員,倒是有三分似ralph finnes的,就是口音,有點讓人難受。
演coco姐姐的女演員,我在"l'enfer"見過,雖然她在三姐妹中長得不算最美,但總算角色不錯,這部戲裡,無甚發揮餘地。
演emilienne的,我前幾個禮拜在"un conte de noel"見過,演大兒子的女友,簡直不是一個醜字了得,但得過金棕櫚,算是很厲害吧?

並無對於此片抱於很大期望,所以不算失望。
只是沒有看到華服,有點可惜。
想看華服的,可以去看cheri,而且有michelle pfeiffer同kathy bates撐場,也算值回票價了。



延伸閲讀: "coco avant chanel" by mad dog, 《遺憾美?》by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