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1 June 2009

《廿四城記》

電影節終於又將揭幕,興致勃勃地上網找排片表。
因為只有文字,沒有對應圖片,只選了幾部法蘭西片和東洋片。
昨日餐枱上出現刊物一冊,想必是z小姐早上出門取來的,速速翻來閱讀看看有無漏網之魚。
依照地域分類,一部港產片也無?!
難道歸在大中華地區之下?
卻也只得兩齣這麼大把,其中還要有一部叫《紅岩》。
後來我忽然明白,那個是《赤壁》!
另外一部則是《24城》,是賈樟柯導演的片子。
前幾年聽許多人讚過他的電影,電影節每年也有他的作品。
我卻從來也沒看過,不是時間不對就是有別的事情做。

起床後無所事事,找出了許多電影,竟然有《二十四城記》。
於是攬著暖水袋,放下窗簾,坐定定,看電影。
二十四城,典出宋朝成都長官趙忭的《成都古今記》。
天府之都,自然繁華相當。
故事源自五十年代末期,原來在東北的軍工廠由於戰爭,需要南遷下到西南腹地,因此百分之六十的人員需要重置而引發出來的一系列的故事。
原廠選址市中心,現在由於城市開發規劃的需要,必需搬到城郊。
由此,影片訪問了老中青三代和軍工廠有密切關係的人。
有工廠員工,也有管理層和家屬。
也算是一部講述集體回憶的影片。
老一輩的人自是一腔熱血,誓爲建設新中國盡己全力。
中年的那些,自幼隨父母而來,無甚選擇餘地,十幾年回一次出生地,幾乎除了一口濃重的鄉音之外,完全已經融入本地生活。
六十年代出生的依舊頗為自己是軍工廠的人驕傲。
他們自給自足,完全生活在一個獨立的小世界。
七十年代的人開始求變,已經不甘心成為流水線上另一個機械式勞動的工人,開始謀求出路。
八十年代的已經完全獨立出來,片中那個女孩子現在是個買手,負責替有錢的太太們每月飛香港掃貨。
九十年代的,連工廠的門亦未踏入過。

片中有真實的人物,亦有演員。
半真半假結合得十分巧妙。
不生硬不浮誇。
中間有段陳沖的戲,她要講國語。
生活化地帶了滬語口音,婉婉敘述自己的故事,像是別人家的事一樣的平淡。
末了,獨自倚在灶頭,另一邊的一壺水不停地沸騰,電視裡播著《小花》,她的眼裡都是無奈。

每個平凡的人都有些不凡的故事,它們都隨時間而淡卻了。
而我們作為平常又不能再平常的人,能夠挽留且存載這些被忘卻的片段的只有些看似散碎的集體回憶。
當這些集體回憶因為「市政建設與規劃」要讓路的時候,除了文字、影像,以及口頭傳述。
我想我只能借用片尾螢幕上的那兩句詩了--
「__,僅你消逝的一面,已經足以讓我榮耀一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