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3 July 2009

精神分裂和天才

許許多多的天才,多多少少有些精神分裂的先兆/症狀。
seraphine,就是有這樣的問題。
但是幸得有宗教信仰做精神支柱,沒有徹底被逼瘋。

她白天穿梭在各處做勞工,給人做清潔,幫工,打雜。
換來的微薄人工就去文具店買顔料。
然後她會在河流裡面掘起泥土,在田野裡摘下野草野花,一併裝在她那個籐籃裡帶回家。
她在肉店做幫工清洗動物内臟的時候,偷偷地裝了一瓶子血放在口袋裡。
回家的路上,經過教堂,又偷偷地倒了燭臺的油帶回去。

夜深人靜,她的公寓傳出篤、篤、篤,有節奏的響聲。
鏡頭轉過來,她在石舂裡加入了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然後不停地攪拌,邊舂邊唱聖歌。
然後,我們在木板上看到了朱紅色的三個圈。

原來,她是在創作。
她的畫作意識大膽,顔色鮮明。
充滿現代感。

她在畫畫地過程當中重新體會人生,體會愛。
在天使的召喚之下,她作畫。
她所有的靈感都是神賦予的。

東家知道她畫畫的事情之後,看不起她。
覺得一個清潔女工,畫什麽畫?
但東家懂什麽。
一群附庸風雅,自以爲是的布爾喬亞罷了。
直到一名東家的租客偶然之間發現了那幅看上去像蘋果,也像桃子,又像李子的畫作。

戰事逼迫,本要資助她畫畫的租客必須潛逃去瑞士。
臨行之前,他鼓勵seraphine不要放棄畫畫,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

一別許多年。
租客已經從瑞士又移居回了法國。
也因爲發現了畢加索的價值而名聲大噪。

seraphine卻因爲年邁体弱,不能做體力活而生活窘迫。
但潦魄的生活沒有使她放棄畫畫,她仍舊不斷地畫不斷地畫。

無意之間,那名租客又尋回了seraphine。
經年的練習成就了她成熟大膽的創作。
租客深受那些作品的感動,向她買了那些畫。
並囑咐她專心畫作,從此以後,生活全部由他負責。

這下seraphine開始有點輕飄了。
她源源不斷地一直有靈感。
但在經濟上卻不懂得克制。
又恰逢大蕭條的打擊(天啊!多麽應景的電影啊!),原本向她承諾了的巴黎畫展要延期。

因爲一直期望過高,突然這樣被打擊一下。
seraphine崩潰了。
她的精神分裂終於爆發了。
最後鎮上的居民要報警將她捉了關入精神病院去。

seraphine曾經見到租客一個人默默地在房間哭泣的時候告訴他,「每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去鄉村走走,和那裡的樹兒,花兒,鳥兒,蝴蝶們在一起,讓我覺得心情好很多。」
她被領到獨立的病房之後,見到露台上的椅子。
那是一把和以前東家花園裡一個款式的椅子。
她似乎記起些什麽,於是帶著椅子走向遠處的山頭。
山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她把椅子放在樹下,然後坐在椅子上,讓微風慢慢地拂過她的臉頰。
最後她過世於該間精神病院。

seraphine的扮演者,我們都很熟悉。
我最記得她在《天使愛美麗》裡的扮相,她也是演個有點瘋癲的madame wallace,一直等待著她那個去了南美的情人的回來。
《巴黎,我愛你》裡,她演那個默劇裡的女小丑。
雖然長相不那麽好看,但勇奪今年凱撒最佳女主角桂冠。

我不知道這個電影算是什麽類型,除了傳記。
不能算勵志吧?
也不輕鬆幽默。
又沒有靚仔美女。
但就憑著它是本年度凱撒最佳電影獎,我去了。
結果,沒有失望。

4 comments:

michelle said...

我個人很喜歡 《Séraphine》 :)

c.r said...

:) 嗯,後來我發現原來那個M. Uhde演過the lives of others!

mad dog said...

嘩, 睇咗一段多啲已經想睇齣戲啦, 唔睇埋篇文住啦! :) (at NZ FF?)

c.r said...

香港未做架?我仲以爲做完咗添!
=)
(係架,nziff!)